2.坚持思政铸魂,推进红色工匠精神培育
立足专业红色元素,学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和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系统实施课程思政改革,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全面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学院课程教学形成了“门门课程有思政,堂堂教导润心田”的良好状态,红色工匠精神培育在学院全面展开。
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大学物理实验”和“材料力学”课程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培育项目;物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获批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3.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新工科建设
学院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专注培养具有“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特点的专业理论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按照学校“城市大学贡献城市,地方大学贡献地方”的办学使命,为服务哈尔滨市地铁产业建设和建筑与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学院于2012年申报获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2016年申报获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2021年申报获批智能建造专业,2024年申报获批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通过持续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学院现已形成了覆盖物理教育、电气与电子工程和土木建筑领域,以智能化为主导,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格局。
4.坚持研学一体,推进科研反哺教学
学院始终坚持研学一体,把应用型科研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持续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工作。近年来,学院年均承担服务企业的各类横向课题7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大于2000万,这些来源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实景锻炼平台,同时,教师通过横向科研项目更好理解了企业日新月异的技术需求,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与行业产业发展契合的、务实的思路。
5.坚持多元协同,构建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聚焦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紧紧围绕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校企、政企和校校多元协同协同育人机制,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地方单位和同类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适合学校、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层递递进、四年贯通、理实融合、虚实并举”的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秉承学校“城市大学贡献城市、地方大学贡献地方”的办学使命,面向“绿色龙江、质量龙江”的建设要求,学院将以获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授权点为契机,持续更新教育思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本科-硕士人才培养体系,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奋力书写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版权所有: xsphh 地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邮编: 150086